【'11。夏末】後山。松園別館
早早計劃好的夏記旅遊竟然被颱風天給延期了,
不過最後我們還是來了最愛的花蓮。後山…
六點初頭趁上班車潮還沒出現前我們就出門了,
買休旅車的好處就是把後座打平讓孩子繼續睡吧!
一路經過雪隧、蘇花公路,後座的小犇卻昏昏沈沈吐了一身Orz
清理乾淨後我們繼續衝吧!
邊開車邊享受海岸的美,搖搖晃晃也終於來到了後山。
很多人對後山都會有獨特的眷戀,
它給人悠靜的美,沉澱自我。
即使後山陽光一樣無比毒辣,
卻都能讓人深深感受到,
18歲的失戀惆帳味道,
或是
20歲的熱情與活潑,
這就是 後山。
曾經我也過坐慢車來到後山,
印象很深,火車裡的窗戶還能打開,以超級慢的速度前進著,
每站都停,從窗裡還能與停下來等平交道的路人揮揮手,
耳裡的CD音樂沒停,一路陪著我到最終點。
十年過去了,少女也變少婦了…
後山的美,後山的魅力,依舊不減。
「松園別館」建造於日本統治時期,
當時的用途是用來作為軍事指揮中心與高級軍官的休憩所,
目前是花蓮縣僅存最完整的日據時代軍事建築物。
因為地形上有制高點的優勢,視野可以直接遠眺北部濱海的美崙溪入海口,
花蓮港及北太平洋的海景也都能一覽無遺,
故此地是當時的日軍規劃建立花蓮最重要的軍事指揮中心。
微風徐徐吹來,席地而坐無時無刻都能讓人感受到這裡的寧靜,
只可惜小人耐不住性子,跑跳樣樣來…Orz
抓過來玩自拍,得到張張好笑容,
這簡直是大大滿足啊~
枯木當椅子坐,空洞之處也想學人拍點有藝術的東西。
小人發現好玩拚命探頭望,可惜媽媽手笨一直對不到焦…
耐不住性子的小人不玩了Orz
門口處種滿了??!!(一時忘了花名)
桂花??
很香,寧靜的美配上花香很能自我陶醉的!!
我愛這種自然而不作作的表情,
老的笑的中肯又開懷,中的笑的帥氣又坦然,小的笑的尷尬又驚訝。
自然派的家庭就是養出這樣的孩子,
什麼姿勢都來,
因為我們走純真,自然,帥氣路線(撥髮)
就是這一味,可以笑的再誇張一點也沒關係,
因為 開心就好!
樂於掌鏡,樂於記錄屬於 你們的笑臉。
照片很多,應該還沒看累吧~
【花蓮為什麼叫後山??】
因為漢人先民是先從西部登陸台灣開發的, 而台灣中間橫亙著中央山脈,
早期要到花蓮必需要越過中央山脈才能到達,故花蓮地區有後山之稱。
不過,上網查了一下又有一個舊稱是「洄瀾」也意指花蓮耶…
傳說約在清朝同治年間,由宜蘭至花蓮拓墾的漢人在花蓮溪口定居,
形成聚落因見奔流的花蓮溪溪水注入太平洋時,兩相激盪形成迴縈巨浪,
遂以「洄瀾」相稱,後以諧音命名為「花蓮」
都好,不過我喜歡「後山」這個叫法,
洄瀾只會讓我想起「洄瀾薯道」(賣名產的)Orz
<待續。松園別館 靜物篇>